[評論]給自己一個購入主動式超低音的理由——M&K SOUND X8

身為一個傳統的音響迷,我跟大家一樣,對於要在完整的兩聲道音響系統中,多增添一只主動式超低音喇叭是有點抗拒的。一來深怕如此會影響喇叭發聲的聲音平衡性,改變設計者當初調音時的原意,二來是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的調整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是没有一定的専業技術與經驗,容易弄巧成拙,到最後搞出了四不像,這樣還不如使用原本的喇叭發聲顯得單純的多。

但是身為業界大力推廣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的第一品牌M&K Sound(以下簡稱MK)。他們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主推音響迷應該在現有的音響系統中,另外增添一套設計優異的主動式超低音喇叭。這也是為何在MK喇叭的設計範疇裡,他們很少將低音單體配置在自家的喇叭中,大多都是高音配上中音單體的組合,然后再另外配上一套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為何他們會如此「擇善固執」呢?他們在官網裡,洋洋灑灑寫了各種您應該獨立使用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的理由。其中有些道理確實一針見血,讓您不得不開始重視審視主動式超低音喇叭在音響系統中的定位。

最有質感的主動式超低音X8

三個需要主動式超低音的理由

好,為何我們會需要一套獨立的主 動式超低音喇叭呢?第一個是擺位。我們都知道,當我們要在一個聆聽空間中,尋找到最佳的喇叭擺位點,通常第一步都是播放熟悉軟體,然後用聽的。 而這個「聽」,其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在聽低頻,聽在這個擺位點,低頻是否有不正常的隆起或者凹陷,這是低頻波長與該空間聲學條件(包括大小)的對應關係。因此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個喇叭擺位點,是低頻在這裡聽起來最平直自然的。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最佳理想值」,就現實面的考量,我們往往因為家中的家具擺放、空間裝潢,甚至是家裡成員生活的動線,被迫僅能選擇特定的喇叭擺位點。這時如果剛好這個擺位點,並不是低頻表現最好的位置,您府上就會產生低頻問題,這時如果您將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獨立出來,就增加了尋找「低頻最佳甜蜜點」的彈性

第二:當您有了獨立的主動式超低音喇叭,這可以大幅減少擴大機驅動喇叭的負擔。我們都知道,對擴大機而言,要成功驅動一對喇叭,低音單體往往是最吃力的。因為低音單體振膜面積 較大,需要更多的電流來推動單體,在一般音壓下或許沒問題,但當用家想要將音量開到比以往更大聲的程度,有限預算的擴大機往往會因為驅動力不足,控制不了低音單體振膜的前後擺幅而產生失真。但當您有了主動式超低音單體後,就可以改善這問題,將最難搞的低音單體交由喇叭內建的獨立擴大機來驅動,失真問題瞬間迎刃而解。

最後:就是很多人認為增添了一套主動式超低音喇叭,改善的是低頻問題。當然,好的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確實可以讓您取得更乾淨、更寬鬆,表現更自然的低頻表現。但您可別忘了,當低頻的表現更好之後,這連帶會影響音響系統整體的聲音平衡性。當低頻下段的量感補足了,耳朵在聽感上獲得滿足,您自然不會將音樂開的很大聲就能取得優異的平衡性,使得中高頻的表現聽起來更為輕鬆寫意,這也是增添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的優勢之一。

看到這裡,如果您已經開始起心動念想要為自家增添一組獨立的主動式超低音喇叭,MK推出的X系列產品就值得一看。除了MK本身在超低音喇叭設計領域經營多年,兼具市場口碑,這次 X系列還一共推出了X8、X10,以及最高階的X12三款喇叭,您可以依照個人的空間大小與預算多寡去選擇最理想的超低音喇叭。越高階的型號代表低音單體尺寸越大、內建擴大機的輸出功率越高,同時也取得更高階的THX認證,適合更大的聆聽空間使用。這次評測的X8是系列中體積最小的,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主動式超低音喇叭在設計上有何獨到之處?

雙推挽主動式超低音X8全覽圖

箱體設計與單體配置有妙處

首先來看X8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的箱體設計與單體配置。以喇叭的箱體設計來看,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設計,不外乎就是「低音反射式」與「密閉式」 箱體兩種。前者可以透過低音反射孔適度減少單體前後推動時,從單體背波對箱體內部產生的壓力,提升發聲效率。而後者則因為採用密閉式箱體關係,因此可取得更好的低頻乾淨度與控制力。但如何減少單體運作中對箱體內部產生的壓力,與提升發聲效率,是密閉式箱體需要考量的問題。這次X8的箱體設計,要改善的就是這兩者的問題。

X8在箱體上採用的是標準的密閉式設計,但原廠在內部一共配置了兩顆相同尺寸的8吋低音單體,一顆朝喇叭前方發聲,另一顆則配置在箱體內部,單體末端朝下。當正面振膜往外推時,下方的低音單體會因為反相關係,振膜也會同步前推,而由於箱體為密閉式設計,因此這間接形成如同彈簧一般的效果,幫助單體振膜精準的回到定位,達到絕佳的單體控制力

這種獨特的「雙單體推挽式設計」是 X系列超低音喇叭的特色之一,這一來維持了密閉式箱體的低頻乾淨度,二來透過兩只低音單體交互輔助發聲,不僅可以達到更精準的力道控制,在整體的總諧波失真上,自然也會比起採用單一顆低音單體運作來得出色。

採用全新的低音單體設計

在單體設計上,這次的X系列採用了原廠最新的結構技術,X8採用一只8吋的紙漿振膜低音單體,並在單體外圈配置了特殊的SBR(Synthetic Butyl Rubber)人造合成橡膠懸邊,除了可以承受單體劇烈的前後擺幅維持低失真,原廠在懸邊與箱體的接觸點,也添加了特殊阻尼做抑振。而在單體後方,也可見一個一體成形的鋁合金框架,原廠在框架與單體之間,配置了不感磁的2吋鈦合金音圈與高耐熱彈波,另外,原廠在磁力系統中,也增添了鋁合金環,為單體帶來更好的散熱效率。除了單體性能表現優異,X8 在多功能調整方面也值得一提。原廠在內部採用了高效能低失真的D類擴大機,可強勁輸出300瓦功率來驅動 8吋單體。X8同時提供了Bass EQ與 Anechoic MK EQ兩種選擇,用家可針對自己的聆聽空間做調整。而在實用的低頻分頻點,則有50、60、75、 100,以及125Hz可選,同時還有一組標準的Fixed Low Pass 80Hz。相位則是0度至180度相位翻轉。輸入與輸出端子則是RCA與XLR均有,功能性相當全面。

這次試聽一共可以拆成兩個階段,先說第一階段,這是個人架構的2.1音響系統。以Cambridge Audio 740A綜擴來驅動Gato Audio FM15,並在擴大機端用Pre Out 輸出給X8。FM15在規格上的最低延伸標示為45Hz,但參考到數據多數僅能 「參考用」,我保險的將X8分頻點設在 高一些的60Hz,聽起來的確效果不錯。 在喇叭擺位上,礙於社內參考訊號線不夠長,因此X8的擺放位置介於FM15兩支喇叭之間。而在調整上,我建議先採用編制簡單的爵士人聲三重奏,有人 聲、有鋼琴、有貝斯、有爵士鼓。當編制越簡單,一來方便調整聲音定位,二來也更可清楚分辨低頻與上端的銜接感是否自然

在調整方向,個人是傾向於將超低音喇叭調整到「幾乎消失不見」, 讓它可以很自然的透過低頻下段的延伸,來與喇叭形成很好的銜接感。根據個人經驗,當您調整到位,聽到的低頻其實是很乾淨、下潛自然,甚至可以用清爽來形容。這時您可以來回切換有無使用X8的效果,低音喇叭在音響系統中究竟重不重要?此時您光是用聽感就足以驗證了。

用專業儀器輔助效果更好

聆聽的第二階段,是愷銳音響的朱老闆親自帶了自己的員工與專業聲學校正儀器來到公司。聆聽空間與基本搭配沒變,但中間加入了朱老闆帶來的MK BMC5.1 Mini,這是一個專門管理低頻的主動式電子分音器,機內分頻點統一設在80Hz,可搭配自家的MK主動式超低音喇叭使用,據說內建的分音技術比起喇叭原本的好上不少,此時X8那端要將分頻點轉到最大,或者選擇Bypass。 除此之外,朱老闆也帶來專業的聲學儀器校正器,它可偵測目前空間中特定頻率響應的聲音特性,藉此可以尋找X8的最佳位置。如果您沒有預算購買這麼專業的聲學儀器,買個好一點的麥克風配上iPad可下載的聲學軟體,也可以獲得相近的效果。而在調音上,朱老闆建議聽感與數據雙管齊下,過度偏袒任何一方都會對音樂產生偏頗,這點提供給讀者做參考。

在專業儀器的搭配下,朱老闆聽了聽現場的音樂表現,他認為此時擺放的地點仍有進步空間。根據他的經驗,他 一眼就挑中了更接近牆角的位置。剛好朱老闆有帶來更長的訊號線(實際目測約有8-9米),我們索性就將X8挪到接近牆角的位置。這一聽,整體低頻的規模感與清晰度又更好了。至於朱老闆是如何第一時間判定接近牆角是更理想的位置?他笑著說這就是經驗了,再來就是從聲學儀器上的低頻曲線去做判斷。在選定了超低音喇叭的最佳擺位點之後,此時要調整的都是相對細微的東西,包括單體發射的位置,以及喇叭相位等。而調音方向也與先前提出的大致相同,就是要將超低音喇叭調到幾乎可與空間融為一體,這樣就接近大功告成。

音響論壇視聽室實測X8極低頻滾降曲線

換不下來的低頻延伸

之後個人的評測過程,X8選定的就是相對靠近牆角的最佳位置。我用幾張熟悉的軟體來測試,我發現只要超低音喇叭調整妥當,這絕對是一套讓您換不下來的產品。首先來說規模感,這點在使用書架型喇叭上更為明顯。老實說,在尚未使用 X8之前,我們對於音樂的規模感多數只 能用想像的,但唯有真正可以透過主動式超低音喇叭補足的低頻下段的延伸,那種更為清晰的低頻能量,間接形成的空間感,完全與先前是不同等級

例如我播放Brad Mehldau那張「Live in Tokyo」鋼琴演奏專輯,無論是低音觸鍵的延伸還是琴音密度都比先前好上不少。鋼琴演奏時的規模感更大,能量更充沛,空間中的泛音細節更為豐富, 那種由高至低的體驗更為完整,光是這點就足以顯示出X8在音響系統中的重要性。有趣的是,理論上X8補上的應該是80Hz以下的低頻延伸,但在配上X8之後,我耳裡聽見的鋼琴演奏不僅更為細膩純淨,連帶演奏空間中的泛音細節, 也比過去顯得更為清晰立體。您說增添超低音喇叭僅能優化低頻表現嗎?就聽感來說絕對不僅如此

再來,我換上編制更大,由 MBL錄製的「Concerto Koln:Live in Kempen」,若與先前相比,在配上X8 之後,您可以很完整感受到弦樂演奏時下盤的紮實感與穩重感。那種高中低的銜接自然,會讓音樂比例不再頭重腳輕。而在低頻表現上,透過專業校正儀器調教出的X8,呈現出的低頻效果是相對乾淨清爽,反應飛快的類型。這讓它很善於詮釋弦樂演奏時,那種輕舞飛揚的姿態,聽起來一點都不怠慢,不會有著暗影拖著拍,低頻的反應始終能與上端弦樂演奏一同起落,整體聽起來會讓人感到身心舒爽,我真心懷疑,如果書架型喇叭的用家,聽到這樣的效果,X8 還換的下來嗎?

請讓自己的音響之路越走越廣

就個人的看法,X8在整體低頻表現上的提升,在遇上書架型喇叭時,那種前後差異的感受最為明顯。但若以絕對標準來評測,X8無論是低頻的密度、下盤的紮實感,還有哪種幾乎可以在空氣中捲起一陣凝聚低頻能量的氣勢,對比於社內的Marten喇叭還是有所差距。當然,X8是系列中體型最小的主動式超低音喇叭,如果您的空間更大,預算更充裕,或許高階的X10與X12,才是您應該選擇的對象。反過來看,如果您的聆聽空間大約在5坪左右,聆聽的是書架 型喇叭,這次由MK推出的X8,確實會讓人有想要增添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的衝動。多說無益,用實際感受最準。看完這篇評論,請給自己一個多瞭解主動式超低音喇叭的理由,如果藉此解開極低頻延伸的枷鎖,走出另一個更寬廣的音響之路也不是壞事,您說是嗎?

技術服務諮詢

M&K Sound台灣總代理 愷銳音響 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2號2樓 | 電話:02-2726-1286

台中展示中心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709號 | 電話:04-2258-1918

相關文章

[案例] 採訪Perlisten 7.2.4多聲道案例:音效與視覺兼顧,客廳黨的夢幻系統

這次採訪的案例是在土城的日月光廣場,這裡有好幾棟高樓層住宅,景觀非常好,然後一樓和地下樓規劃成購物中心,並招攬很多美食餐廳進駐,包括知名的壽司郎、銀座杏子豬排這裡都有分店,住戶只要下樓就能享受美食和購物,筆者以前就專程來過。當然,對影音玩家來說,美食、美景是不夠的,如果家裡還能有一套理想的家庭劇院,那才是真正的完美,本次採訪的案例就是如此,採訪的對象是業主成先生。

[評論] Torus Power TOT MAX電源隔離變壓器評測:健康而中性的升級,保證能讓你感受到影音品質的提升

這個月我們評測了加拿大品牌Torus Power所推出的電源隔離變壓器TOT Max,它的價格以Hi-End音響來說並不算貴,但是帶來的升級改變非常明顯,而且因為TOT Max的獨家設計,能做中性、健康的全面性影音效果升級,卻沒有明顯的副作用,相信這是許多劇院迷、音響迷所期待的電源改善解決方案,請繼續看下去。
我音響生涯的貴人—訪士林曹醫師前輩 超低音啊超低音PERLISTEN D12S!

[評論] 我音響生涯的貴人—訪士林曹醫師前輩 超低音啊超低音PERLISTEN D12S!

如果照我原來的計畫,這應該是「音響與人」專欄的最後一篇。 想以士林曹醫師前輩家的專訪,作為自己告別音響寫稿佬生涯的文章,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好的事情。 在我的音響生涯之中,最重要的貴人當然是引導我進入「音響論壇」的劉總編。「音響論壇」是當今中文出版界最重要的音響雜誌之一(個人其實覺得「之 一」二字可以不要),劉總編對於台灣音響界的貢獻有目共睹,不需要我狗尾續貂、畫蛇添足。而且寫上 一大篇馬屁文字,再跟劉總編算稿費,這種事情我暫時還做不出來。等正式退出江湖之後,再以個人身份在臉書或者哪裡寫這一篇吧。
Perlisten THX認證天花板揚聲器

[評論] Perlisten THX Dominus認證 目前技術最先進的崁頂揚聲器

產品名稱:S3ic、R3ic、R2ic THX認證崁頂揚聲器 製造商:Perlisten 評測日期:2023年9月20日 第一印象:必須擁有!
Perlisten S3ic 通過THX DOMINUS的吸頂揚聲器

[快報] Perlisten推出全球首款THX Dominus認證的吸頂揚聲器

Perlisten在其產品領域中再次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全新的三款吸頂揚聲器正式登場,為採用Dolby Atmos、DTS-X或AÙRA 3D等音頻格式的高端家庭影院解決方案帶來更進一步的擴充。

[快報] Perlisten R7t 榮獲EISA 2023-2024年度HiFi和影院2項大獎

2023年8月15日,EISA公佈了2023-2024年度EISA AWARDS大獎,憑藉優越的創新和性能,perlisten繼去年獲得三項大獎,今年再次獲得了EISA高保真類別和家庭影院音響類別兩大關鍵領域的兩個年度大獎

[音展] 喇叭怎麼擺?讓你很頭疼?別再用『想像』買音響,這次直接把你家搬進圓山!|崁入喇叭X壁掛喇叭X三種家的模樣

第33屆「TAA國際HI-END音響大展」於13日圓滿落幕,在各家廠商爭相展出旗艦款產品及首展新品,以及周末出遊人潮加持之下,四天展期共吸引高達2萬人入場,較去年成長約3成,創下歷屆最佳表現。其中除熱愛音響的發燒友族群之外,亦不乏年輕客及家庭客到場參觀,尤其年輕族群較去年成長約15%,顯見高端視聽設備市場逐漸年輕化,有助推動音響產業持續蓬勃發展。

[知識]百吋大螢幕就是爽!投影機、電視哪款適合你?長焦投影機 vs EPSON LS800 4K短焦投影機 終極挑選秘笈免費送給你!

你想要在家感受如同電影院的大畫面沈浸感嗎?或是想要盡情遊玩PS5上的遊戲呢? 在現在越來越注重視聽娛樂的時代,很多人會考慮購買投影機來取代客廳裡的電視機,雖然可以獲得不一樣的體驗,但還有一些你必須列入考量的重點,像是影像畫面尺寸、色彩呈現的狀態,以及安裝及使用的方便性,都是大家所比較的重點。 

[知識] 🔥巔峰聯手🔥 EPSON LS800革命性超短焦4K投影機 打破你對投影機的想像! 加上M&K新視界5.1劇院組 秒變居家電影院!

2018年Epson向大尺寸電視圈投出了一個震撼彈,推出了第一款標榜「雷射大電視」的超短焦投影機,從此改變了整個投影界和電視界,各品牌開始推出超短焦的投影機想搶佔這個市場,而Epson的龍頭地位始終沒被動搖,且不斷推出全新技術及全新設計來吸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