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淺嚐REW—再談Perlisten D12s超低音

文 | 李陵

李陵家的D12s

寫了這麼多年的音響稿子,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原來超低音的稿子這麼難寫。以往看著老友陸怡昶(PrimeAV技術主編)、廖斐森(友刊Hi-AV主編)寫了一篇又一篇的超低音評論,還想說這稿子挺容易。沒想到真正輪到自己敲鍵盤的時候,才發現比想像中困難。

難在哪裡呢?難在我對極低頻(20-40Hz)這一段,其實聆聽經驗非常有限。回顧我以往玩過、擁有過的喇叭,早年的Harbeth LS3/5a、Sonus Faber Minima、Amator、Diatone P610MA都是書架型喇叭,低頻下限多在5、60Hz甚至更高,本來就沒有極低頻。後來換了擁有15吋低音單體的Altec 604-8G Ultra與Altec A5 Ultra(Ultra是彈弓楊老改良過的版本),雖然喇叭體型巨大,低頻延伸卻仍然是有限公司,大約在40Hz左右止步。再來的KEF Blade好一點,那四隻模擬點音源的類平面低音單體很給力,「聽起來」應該是突破了40Hz的障礙,來到了35Hz左右吧。剛買的Lawrecne Audio「龍」肯定可以更低,不過這對喇叭我暫時還在摸索、熟悉之中,不好說真正的低頻實力如何,肯定強過KEF Blade就是了。


我是「極低頻」綿羊

以往聽到極低頻,多是在音響前輩的系統裡,例如前輩士林曹醫師的多聲道系統、例如前輩蔡克信醫師的MBL 101X系統;或者是在採訪音響原廠的時候,例如Avalon Tesseract旗艦喇叭與YG Acoustics Sonja XV旗艦喇叭;再來就是音響展的時候,例如Wilson Audio展出的Alexandria XLF旗艦喇叭加雷神之鎚超低音、例如Wilson Benesch在美國代理商家裡示範的Eminence旗艦喇叭加Torus超低音。除了曹醫師家裡,我去的次數較多,稍微熟悉一點。其他的場合,不論是空間、器材、調整擺位、甚至是播放的音樂,大多都是陌生的。在短暫的聆聽時間裡,我就是參照了過去的聆聽經驗,確認自己是真正聽到了40Hz以下的極低頻。誠實來說,關於極低頻,我其實只能判定「有沒有」,但是並不夠資格對「好不好」發表意見。

在購入一對Perlisten D12s超低音之後,我才逐步地開始建立自己對於「極低頻」的聆聽經驗,或者說音響觀。純以極低頻這一段來說,我算得上是劉總編所稱的「音響綿羊」吧。

劉總編在「音響綿羊講堂23」裡,針對落地式喇叭加超低音,是這樣說的:「所以,將超低音分頻點設定在很低(如40Hz、30Hz)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除了管風琴,幾乎沒有原音樂器的『演奏音域』是那麼低的,分頻點設在那麼低,反而會弄糊音場,失去快速的衝擊性(Punch)。你應該想的是,如何讓超低音在50-200Hz之間產生足夠平順均衡、量感又足夠的低頻,讓足夠充足的低頻聲波按摩你的身體,產生『置身現場』感覺,而且Punch足夠。」對於我這種極低頻綿羊來說,真的猶如當頭棒喝。問題是,一對Perlisten D12s超低音已經買了,我暫時也沒有更換具備低頻管理等化功能前級的計畫(市場裡好像只有
一部NAD M66有此功能。目前也沒有這筆預算,正準備升級數位類比轉換器),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先這樣玩下去。

廠家對超低音的思考方式不同

我做了一點功課。當今世上,頂級的四件式喇叭系統,是如何看待低音或者超低音的銜接呢?MBL 101 X-treme的做法,是將低音柱當成主喇叭的低音單體,二者之間的分頻點是恆定的105Hz(24dB斜率)。也就是說,MBL 101 X-treme那巨大的雙葫蘆低音柱,實際上只需要負責105Hz以上的頻段,以下則是由低音柱負責(做為參考,渺小的BBC LS3/5a 喇叭,頻率響應低頻下限是70Hz)。新推出的101 X-treme MK.II將低頻分頻點降到了85Hz,整體概念還是一樣:低音柱是喇叭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場上,YG Acoustics最新款的旗艦XV3也是這樣的設計,主喇叭與低音柱分頻點在90Hz,低音柱為喇叭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對而言,Wilson Audio與Wilson Benesch在其旗艦系統上(WAMM Master Chronosonic與Eminence),就採取了讓主喇叭覆蓋全頻段,而超低音(WAMM Master Subsonic與IGX)只是補足或補強20-40Hz(甚至是10-30Hz)這段極低頻。換句話說,主喇叭可以獨立存在,超低音只是錦上添花。

在我的情況,KEF Blade喇叭延伸至40Hz甚至更低的低頻,顯然沒辦法考慮將超低音分頻點調到80-100Hz甚至更高。以個人有限的超低音知識來推斷,從30-45Hz之間開始分頻,應該會有比較高的成功率。斜率嘛,就真的得試過才知道,因為我不太能確定Blade低頻滾降的模式。

01. 玩超低音,還是需要動用麥克風的。

幾階斜率很重要

就我的理解,超低音的斜率設定,決定超低音頻段「向上覆蓋」的程度。舉例來說,分頻點設在40Hz的話,斜率24dB,超低音可能在50Hz左右就沒啥輸出了。但若是將斜率改成12dB,可能到70-80Hz都還有聲音。什麼樣的斜率才是正確的呢?這個得看主喇叭本身的設計、空間的特性、還有擺位的影響。如果主喇叭可以「平直飽滿」地延伸到40Hz左右,那麼超低音可能需要調到24dB斜率。如果主喇叭雖然可以延伸至40Hz,但是在100Hz以下都比較虛,那麼超低音可能需要12dB甚至6dB的斜率,來幫主喇叭補強低頻與中低頻。當然,更治本的解決方案,是將主喇叭重新擺位,將100Hz以下的頻段拉平直,然後再加入超低音。

我玩超低音沒有太多經驗,一開始調Perlisten D12s,是用上了前輩蔡克信醫師幫我速成的「伏虎十五拳」,已經覺得很好聽。超低音的存在,確實讓我的音響系統有了「進步」感,也出現了幾分故 劉仁陽顧問當年Genesis One系統的味道。由於自己對極低頻所知有限,所以在初步設定超低音之後,便過了一段靜心聆聽的日子,沒有急躁地調來調去。

在「音響綿羊講堂83」裡,劉總編說了:「20-40Hz我定義為極低頻。這段頻域其實已經很少樂器能夠演奏出這麼低的音域,作曲家也很少寫這麼低的音域,所以我們在享受音樂時很少遇上這麼低的頻域,除非是刻意。哪些樂器可能會出現在20-40Hz呢?最常見的是西方大鼓輕敲、管風琴、鋼琴、倍低音管等(可以參考音響綿羊講堂有關樂器音域那篇),此外流行音樂的電Bass或合成器也能達到那麼低的音域。」

極低頻在聽什麼

經查閱劉總編「音響綿羊講堂52」,弦樂器裡低音大提琴可以低到40Hz,鋼琴則可以低到28Hz(雖然我不知道有哪位作曲家的作品裡,有用到鋼琴低音鍵最左邊那幾個的)。人聲的話,男低音最低是87Hz。木管裡,最低的是低音巴松管,25Hz。銅管最低是土巴號,45Hz。流行音樂的電Bass是41Hz。比較意外的反而是劉總編常講的腳踩大鼓(不是大鼓輕敲的大鼓),才61Hz。

家裡有了這對Perlisten D12s超低音之後,我才知道,自己以往對於低頻與極低頻的許多觀念,都需要修正。很多我以往拿來測試低頻的曲目,現在才明白,原來低頻延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低,而且持續的時間也比想像中要短。舉例來說,我曾經逢新喇叭必聽的恩雅「浮水印」,現在聽起來,就覺得極低頻延伸有限,份量也不多,與記憶中大異其趣。幸好當年的我多半試聽的都是中小型的落地喇叭與書架喇叭,很少輪到低頻延伸至40Hz以下的高檔產品,應該還不至於誤殺忠良。又例如漢斯季默的「烈火赤子情Backdraft」電影原聲帶,以往也曾經是我試聽低頻表現的標準曲目之一。現在則發現,這張CD聽低頻還行,要聽極低頻,則似乎是個美麗的誤會。當然,我也不排除自己超低音還沒調整好,誤解了這二張CD。

倒是漢斯季默的「最後武士Last Samurai」電影原聲帶沒有令我失望,還是有一些片段可以聽到一些很深沈的低頻與極低頻。不過呢,現在我們有「沙丘Dune」電影原聲帶的CD可以聽極低頻,就毋庸執著於一些老片子了。

管風琴很好用

純古典音樂的話,我是以聖桑的交響曲第三號「管風琴」,作為判斷極低頻的聆聽標準。一來這個曲目相當大眾,大廠小廠的錄音都好找,而且多半演奏錄音水準都不錯。二來這首曲目我在卡加利聽過現場演出,對於管風琴該有什麼樣的表現,記憶猶新,評斷起極低頻相對有個標準。加了「相對」二字,是因為我不可能知道,這些管風琴在各自的音樂廳裡,聽起來是個什麼樣的表現。只能假設管風琴聽起來應該是大同小異。

為了玩這對Perlisten D12s超低音,最近這段時間,我聽了許多版本的「管風琴」交響曲。有DG版(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巴倫波英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李汶指揮柏林愛樂等)、Decca版(杜特華指揮蒙特婁交響樂團)、Philips版(Edo de Waart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等大廠錄音,也聽了BIS、Chandos、Klavier、Mercury Living Presence、RCA Living Stereo、Telarc、Reference Recording等發燒小廠錄音。暫時的感想是,「管風琴」交響曲似乎沒有真正很差的錄音,不論是哪家出品,都有一定的水準。固然有的錄音管風琴大聲點、兇猛點,有點管風琴相對儒雅點、浪漫點,要說是錄音上的優劣,我倒覺得更像是不同音樂廳之中,不同管風琴的個性差異。我主要聽第一樂章尾段的Poco Adagio,目前較偏愛的錄音是劉總編多年之前介紹過的Klavier版本(Louis 音響論壇Fremaux指揮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如果您當年跟著劉總編買下這張CD,卻始終沒聽出好處在哪?我說,是時候買對優質超低音了。

動用REW軟體

用「伏虎十五拳」聽了一段時間管風琴與電子合成器,覺得自己對極低頻稍微熟悉了點,是時候引進測試工具了。用什麼工具來測試呢?劉總編與老友陸怡昶的建議相同,買Mini DSP的UMIK-1麥克風(當然要同步購入夠穩、好調整的麥克風架),搭配Room EQ Wizard(REW)軟體,來測量超低音與整個音響系統的表現。我家裡沒有筆記型電腦,為了測試方便,只能另外斥資購入一部筆電。幸好REW蘋果與視窗都能跑,我可以買部平價的華碩筆電就行。如果需要買蘋果的MacBook,那就悲劇囉。

第一次測試,又鬧了個笑話。我忘記REW掃頻,需要透過前級才能發聲,少買了一條從筆電耳機輸出到前級的轉接訊號線,只得火速從亞馬遜書局訂購一條Y型轉接線。感謝老天爺,我的Ayre KX-R Twenty前級上居然有二組RCA輸入,而且還靠得夠近,轉接線剛好可以用,不然就得想辦法客製了。

在愷銳音響的網站上發現一篇「第一次用REW就上手」的文章,照瓢畫葫地測試了KEF Blade加上Perlisten D12s(音量+3.5dB、分頻點42Hz、斜率24dB)的低頻表現,然後跑REW得到幾個調整超低音用的EQ數據。打開Perlisten專用App,輸入這些數據。開聲!這比我想像中要容易得多。

剛開聲時,我挺開心的。用REW EQ校正之後的極低頻感覺更乾淨、俐落,一些音樂與音場空間的細節也更清楚。而極低頻提升之後,似乎也向上影響到低頻與中低頻,使得整個音場更實在、空間感更明確。不過聽了幾天之後,我又開始不淡定了。因為聽多幾次之後(劉總編在另一篇音響綿羊講堂裡說的,讓子彈飛一陣子),我居然發現自己在播放某些錄音的時候,反而比較喜歡沒有加REW EQ的聲音,覺得極低頻更飽滿、厚重,聽起來比較過癮,雖然犧牲了一些解析力。

02.為了玩REW,特別買了部華碩Windows筆記型電腦。


03.等我大概搞懂REW與超低音是咋回事,就要把Lawrence Audio「龍」擺回去了。到時候還得重測一遍。

魚與熊掌欲兼得

因為Perlisten App切換EQ很方便,可以仔細的比較EQ有無得差異。經過多次比較之後,暫時的結論是:我想要的,是在開EQ與沒開EQ之間的聲音。也就是說,我很貪心,「伏虎十五拳」擺位法與REW測量計算EQ的好處,我想要兼得。雖然我二方面的訓練都還很陽春。

「伏虎十五拳」比較好辦。我拜託前輩蔡克信醫師,讓我回台灣的時候補修「伏虎十五拳」的課程。只可惜蔡醫師要去大陸開課,時間對不上。於是蔡醫師請調音班裡,資深的侯文智與林孟申二位老師,代替蔡醫師補課。能夠讓二位老師撥冗專程幫我上課,甚感榮幸。本期雜誌付印之時,應該就是我在台北上課的時辰。至於後續如何,請期待未來的「音響論壇」。

至於REW,我原本偷懶,想說只需要100Hz以下的測量與等化,不需要讀那厚達三百頁的英文說明書。現在看來是躲不掉。不把REW老老實實啃透了,玩不好這對Perlisten D12s超低音。此外,我與老友陸怡昶討論了一下,他建議我用不同的方式來測量:先全頻段(20Hz-20KHz)測試沒有超低音的KEF Blade,然後再單獨測試關閉所有調整功能的左、右超低音,最後把三個測量結果合併,再傳給他瞧瞧。

原來只是想著速成REW的我,倒是被陸怡昶提醒了。既然買了筆電買了麥克風,就應該乖乖地、一步一腳印地,搞懂自家空間的聲學特性。還有搞懂喇叭在不同擺位、不同聽感時,究竟在頻段上有什麼樣的變化。其實同樣的事情我也不是沒做過:音響論壇早期,試聽室裡曾經擺著一部低頻頻譜分析儀加麥克風。我那時候曾經試著用頻譜分析儀來幫助喇叭擺位,結果可能是慧根不夠,始終沒能玩出儀器的巧妙,後來還是回歸到耳朵至上的道路。我記得當年那部簡單的頻譜分析儀還不便宜,至少是我現在買華碩筆電與UMIK-1麥克風加架子的幾倍價錢。而現在REW可以做的事情更多,錢都花了,我沒有理由不認真把REW玩盡。

REW需要下功夫

我用陸怡昶建議的測量方式,又重新跑了一次REW,整出了一組新的EQ數據。將之輸入到Perlisten App裡面(可以記憶三組EQ數據,做AB比較時非常方便),重新開聲。咦,好像又更好一點,極低頻似乎更乾淨一點,管風琴的發音更純淨,但是份量則似乎稍為更單薄了點。換成「沙丘」電影原聲帶也是一樣,低頻下段與極低頻的細節更多更明確,空間感也更堅定,就是過癮程度稍微減了半個到一個百分點吧。REW的EQ數據有三項:頻率、Q值、音量。由於我對REW還剛入門,暫時沒有辦法判斷每一項調整對聲音的影響在哪裡。這件事,我打算在回台灣造訪「音響論壇」的時候,當面詢問劉總編與陸怡昶。如果能讓劉總編專門就REW寫篇音響綿羊講堂,或者讓陸怡昶寫篇REW for Dummy之類,那就功德無量。

結論是,超低音很好玩。我覺得音響迷們玩到一定程度以後,遇到瓶頸之時,可以優先考慮為系統增加超低音。其他的音響器材我不好說,就超低音而言,Perlisten D12s確實比五年十年前的超低音先進得多,非常值得擁有。如果空間與預算許可,在二聲道聆聽的前提下,我會建議買一對超低音。畢竟頂級喇叭設計多是四件式,極少有三件式,某種程度表明了喇叭設計師對於超低音要加一隻還是一對的看法。然後劉總編說得對,如果要玩超低音,麥克風買一買架起來,REW跑起來,對聲音的幫助,肯定比花五倍十倍的錢買線材附件來的強。

技術服務諮詢

M&K Sound台灣總代理 愷銳音響 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2號2樓 | 電話:02-2726-1286

台中展示中心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709號 | 電話:04-2258-1918

相關文章

[器評] 多聲道兩聲道均宜 Primare A35.8 八聲道後級

Primare的A35.8本身是一台8聲道後級,用家可拿來搭配多聲道使用,還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橋接成功率更大的擴大機,使用彈性相當高。

[知識] 超低音懶人包! Perlisten R系列、D系列到底差在哪?

Perlisten的超低音產品主要分為兩個系列:R系列以及D系列。本文將從單體材質、衝程、輸出、獲得過的成就和尺寸等五個方向來完整介紹兩系列的差異。而除了比較兩者差異,文中也會提及兩者的共通點,如果您對於Perlisten產品線還有些陌生,相信閱讀完這篇文章能讓您更加了解Perlisten的產品細節!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503金展房特點回顧,PERLISTEN- 「創極限,未來電影院」

如果你有玩多聲道系統,那麼503愷銳音響的展房可說是這次音響展的一大焦點,因為它不僅採用了獲得THX最高級別Dominus認證的Perlisten Audio喇叭組成多聲道系統,而且還首度結合了Trinnov Audio的環繞處理前級,展示台灣首度的Wave Forming技術。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354水展房特點回顧,Torus Power – 「夠電,才夠勁」

如果您喝的水,經過煮沸與消毒,那音響系統當然也需要Torus Power超過40年的專業技術把關,採用環形隔離變壓器多項專利,隔離噪訊的同時仍大力供應電流300安培以上,以水來比喻,是全然純化的蒸餾水,而非會消減水壓的過濾水。

[快報] Perlisten、Trinnov、Barco、madVR聯手打造CEDIA有史以來最豪華家庭劇院

CEDIA是「美國智能家居與視聽電子展」,是非常值得高階家庭劇院玩家關注的一個展覽,因為這個展會上常會匯集各種頂級定制安裝的系統及周邊產品,而今年的CEDIA展覽剛剛結束,有外媒報導指出,這次展覽上出現了CEDIA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家庭劇院系統,我們就來看看它是怎麼規劃的。

[案例] 上帝到我家!見證Perlisten Audio D12s,如何全面升級兩聲道、劇院音效品質

過去我們雜誌很多家訪案例,不是領著大家的好奇心一睹豪宅頂級劇院系統色香味兼具的風采,就是帶大家導覽專業視聽空間火力齊全的高規格影音效果,對追求極致美聲以及殿堂級劇院音效的朋友來說,這些都是構建頂級音響系統的最佳參考指標。但對更多玩音響的朋友而言,這些夢想中的音響空間、視聽環境是超乎現實的,畢竟現代人礙於居家空間的限制,普遍都會將系統規劃坪數不大的客廳裡,謹慎利用有限的空間規劃器材,若透過得宜的搭配以及精挑合適的音響品牌,豪宅中音響系統所呈現的色、香、味,在小客廳裡想要留色、留香,也留味,絕對也可以辦到。

[案例] 上帝到我家!用Perlisten Audio享受頂級天空聲道劇院效果

今年七月,我再次受伊諾特國際的熱情邀請,拜訪台中一個Perlisten Audio喇叭的用家,並在他家體驗全套Perlisten Audio喇叭建構的天空聲道家庭劇院系統。這套系統是由威德音響規劃、調校,系統除了用上Perlisten Audio多款劇院喇叭,還罕見地採用「.4」配置,四顆超低音喇叭中也有兩顆是Perlisten Audio製品,這種超頂級的搭配,也讓我身歷其境感受到「上帝之聲」帶來的劇院震撼。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308土展房特點回顧,PRIMARE – 「剛剛好,最好」

愷銳這次展出標榜金、木、水、火、土的「音響五行之旅」,五間展房中308土展房的主角 是他們今年剛代理來自瑞典的Primare CD15 CD唱盤兼串播放機,搭配Primare Pre35前 級和A35.2後級擴大機,喇叭則是被音響迷譽為「上帝之聲」的Perlisten落地喇叭做聲音示 範。

[器評] 瑞典PRIMARE Audio Grade:SC15 Prisma「數位串流前級擴大機」2022年最佳產品

As our recent reviews have attested, quality hifi is no longer just a metaphor for industrially sized separates and traditional passive speakers. Often our real world homes and listening preferences mean our systems need to blend into our surroundings, rather than compete with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