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寫實能力與音質同步進化, 展現出與體型極不相稱的說服力 M&K Sound M50 / M40T / V8

環繞擴大機總是逐年推陳出新,但是喇叭就很不一樣:

只要有成熟的設計、夠水準的用料與作工、

再加上「銷量長紅」,廠商就不急著改款。

M&K就是這樣,一款喇叭從推出到被取代,

十年很正常、二十年也不奇怪,

本刊在2011年評測過M&K「M系列」喇叭,

當年評測的M系列早在2008年問世、一直到2019年才以新款取代:

最新的M系列包括M70、M50與M40T,

本篇評測的系統是以三支M50作為前方三聲道、環繞聲道用一對M40T、

再加上M&K主動式超低音家族的最小型製品V8,

組成這套不佔空間的5.1聲道喇叭。

多聲道喇叭.文╱陸怡昶.攝影╱方圓.李春廷


新款M系列喇叭相對於舊款完全不能說是「改版升級」而是「改款」。

「用看的」就能看出外型與單體都有相當大的改變,

但是真正改變最大的是設計者對製品有不一樣的想法與要求,

目前主導M&K製品開發的Gert Christensen

於2010年在自己成立的公司Speakerlab為M&K提供技術支援,

後來他進入M&K成為產品設計開發的關鍵人物。

他過去在Peerless、Tymphany與DanishSound Technology作單體研發與喇叭設計總計超過21年,

對於頂級喇叭單體的性能與製作方式知之甚詳,

M&K則是以S300系列作為新世代製品技術開發的先驅者、特別是新單體的研發,

相關技術也從S300逐步移轉到新S150系列、新750系列到最新的M系列。

設計者對新製品更嚴苛的要求

M&K是以用於電影音效與音樂製作、具有高動態與精準特性的專業喇叭著稱,

儘管家用喇叭(被動式)雖與專業喇叭(主動式)有別,

但M&K仍盡力使家用製品的聲音表現趨近於專業製品。

Gert在接受芬蘭專業媒體專訪時透露了三個開發新款M&K喇叭的要求:

第一是在「無法大聲放音」必須以中小音量聆聽的環境M&K喇叭仍能線性地工作,

不管以何種音量聆聽都能保持相同的均衡性;

第二是中頻表現,Gert指出中頻是良好音質的要素,

它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於人聲、聲音清晰度的感受;

第三則是調聲,M&K向來認為喇叭應該準確播放出如同麥克風錄製相同的信號,

Gert進一步指出平坦的頻率響應仍不足以保證好聲,

良好的喇叭應該要能讓人深刻感受音樂,

他在研發過程中還會故意用到「錄音很粗糙」的音樂來微調喇叭的聲音,

即使是這樣的音樂軟體、還要能讓人聽起來不厭倦。

重視二音路發聲點與相位一致性的「類點音源」設計

新設計者為M系列造成哪些變化?

2008年問市的M5是二音路書架喇叭、M50則是壁掛喇叭,

兩者的面寬很接近(只相差0.5公分),

M5的深度是16.3公分、高度18.5公分,

M50則採取薄型設計、厚度只有8.5公分,

為了足夠的箱內容積將喇叭高度拉長到25公分。

M50可以「直掛」也能「橫掛」,可作為前方三聲道、環繞喇叭或上方喇叭使用。

在環繞喇叭方面,M40T依然維持著M&K獨特的「Tripole」結構:

每支M40T都相當於把「單向發聲二音路喇叭」

與「使用兩支紙盆單體的Diploe喇叭」結合成一個箱體,

正面發聲的二音路結構可以獲得理想的中頻與高頻上端響應,

兩側發聲的Diploe結構則能使一對M40T表現出如同兩對環繞喇叭的包圍感。

新款M系列在箱體製作的質感更為精緻,

過去M4T的長、寬、高為18.8×15.2×17.1公分,

M40T則為19.5×20×12.2公分(面寬加大、厚度減少)。

M50與M40T正面都使用纖維編織軟半球高音單體,

與金屬振膜高音單體相較有更好的擴散性也沒有鈴振問題,

從上一代到現在,M系列高音單體都是用強磁性的釹磁鐵,

它能使高音單體反應靈敏,但M&K的原廠說明並沒有強調這一點,

而是說得很低調:釹磁鐵的體積小、可以讓高音單體與中低音單體盡量靠近,

在單體安裝位置確定之後,

以「Phase Focused」分音器對高音與低音單體分別使用斜率不同的高通與低通濾波電路,

在研發過程以多次試作與測試,使二音路單體發聲的相位趨於一致。

事實上M50與「M40T的正面」雖採取典型的二音路結構,

卻能視為「類點音源」設計:讓二音路單體的發聲點與相位幾乎相同,

獲得更精準的音像定位與更低的相位失真。

新款單體與分頻點的改變

新款M系列更大的改變在於單體與分頻點,

Gert Christensen很重視單體性能與中頻表現,

這回原廠緊接在S300、新150與新750系列之後,

為M系列開發最新的4吋玻璃纖維音盆中低音單體。

新單體與以往使用的聚合物塗層紙盆單體相較,

音盆的剛性更高、在快速振動下的盆分裂更低,

能降低中頻的失真與音染,設計者還利用新單體的優勢,

把M50與M40T的分頻點由上一代製品的1.2kHz分別改為1.8kHz與2kHz,

讓中低音單體負責更多的中頻段、

減少高音單體的負擔與下端(分頻點附近)的失真。

優異的速度、有重量的低音

M&K多聲道系統都是「小喇叭+主動式超低音」,

以本篇的M系列組合來說,考慮到價格、能量與速度,

V8是最適合的主動式超低音,

若前方三聲道喇叭選用每聲道有兩支中低音單體的M70,

由於M70的音壓輸出更強、靈敏度也較高,

就應該考慮用V12主動式超低音。

本次試聽我選用Yamaha現役旗艦環繞擴大機RX-A3080與這套喇叭搭配,

M系列都是壁掛喇叭,所以我採取緊靠牆面的安裝、所有喇叭都沒有toe-in,

V8則是擺在牆角的地面,超低音分頻點設為100Hz。

若按照多聲道喇叭擺位的常態,左右聲道喇叭與座位之間的夾角應為45至60度,

但我考慮到「小宅」難免會受限於小客廳的面寬,

因此我只有把左右聲道喇叭的夾角拉開到40度左右,

即使如此,當我以2.1聲道(M5+V8)播放音樂軟體時音場寬度依然相當理想,

喇叭雖然沒有toe-in、左右聲道喇叭之間的結像仍有著明確的定位與清晰的形體感。

得利於V8的低頻延伸能力(能夠讓我清楚聽見26Hz的極低頻)

使這套系統展現出遠遠超過體型的重量感,

聽Lizzo的CuzI Love You,就算用中型落地喇叭聽這種「重」節奏的嘻哈,

低頻控制力、飽滿的程度也很難達到同等水準。

M系列雖為家用製品,但仍然保有M&K專業監聽喇叭的寫實個性:

低、中、高音同樣快速敏捷、音染極低,

聽David Darling演奏的「Darkwood」能感受到清澈、透視度高的音場,

有著豐富的堂音、更具體地描繪出空間感。

音樂表現力大幅超越以往的M系列

以上所述的聲音特質與以前的M系列相仿,

但是我要特別強調「現在的」M系列聽起來跟「過去的」有三項特質很不一樣:

雖然新製品的聲音依然是「直來直往」、高音並沒有修飾柔化,

但中頻卻更為飽滿、使整體音色轉變為「中性略帶暖色調」,

密度感提高、質感提昇且層次更豐富,人聲顯得更有感情,

優化之後的中頻讓聆聽者更能夠分辨不同錄音聲音軟硬、冷暖、快慢、鬆緊之間的差異,

也更能夠讓各個年代音樂軟體「不同的風味」差別更明顯。

其次是設計者利用中低音單體的性能進化變更分頻點、

降低了高音單體的負擔與失真,

讓新款製品的高音質感提高甚多,

聽諏訪內晶子的Poème(SACD),

這套系統以細膩的質感表現出小提琴柔美微甜的音色,

敏感地反應琴音的抑揚頓挫與弓弦觸感,

與以往的M系列相較聲音更溫潤自然、精細真實。

第三是以中、小音量放音,聲音顯得清晰、放鬆而均衡,

即使住宅區夜間聆樂要收斂音量,

它們仍能不犧牲音質、維持良好的活生感(動態),

沒有必要開大聲把音像往前推,

以中小音量聆聽哈農庫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莫爾道河,

只是覺得座位離舞台比較遠、聲音的視覺感仍強。

M系列的強項與弱項

在電影音效的表現方面,

把這套5.1喇叭裝在8坪空間可以讓玩家感受到三個強項:

第一當然是「與體型不成比例」的氣勢,

一般人看到喇叭的體型這麼小,

絕對想像不到戰爭片中的砲擊、軍用卡車的引擎聲竟然能表現得相當雄厚,

很有說服力。其次是「強烈的沈浸感」,

M40T的「三向發聲」設計在電影音效起了很大作用,

只用兩支環繞喇叭感覺就像是用了四支(環繞+後環繞),

它們不僅在「後半場」作出嚴密的包圍感,

並且使「左右聲道至兩側之間」的前側方音場更密實,

音像在各個方位的移動連貫性極佳,

在dts 2020展示片中「戰狼2」水下搏鬥的片段,

強烈的包圍感就像置身在水中。

第三項特點則是M&K一貫的寫實特性,

新款M系列表現電影音效聲響的真實程度在相近價位難逢敵手,

但我也要老實說:M&K位階較高的新款製品(例如750系列)

表現微小聲響讓人信以為真的「存在感」與細膩度仍優於M系列。

M系列在M&K是入門級製品,它一定有缺點:

我認為它們的弱項在於靈敏度偏低,比較重推、需要驅動能力較強的環繞擴大機,

以這套系統的價位、我建議搭配五至十萬元價位的環繞擴大機,

這個價位的新款製品在電路設計上普遍重視「瞬時高電流」的輸出性能,

因此只要玩家們留意、不要選「級別不相稱」的中低價位環繞擴大機作搭配,

在擴大機推力充足的條件下這就不算是M系列的缺點了。

最佳推薦

空間坪數有限的玩家們想買多聲道系統總是面臨兩難:

想要獲得良好的環繞音效與音樂音質

就該裝由環繞擴大機與多聲道喇叭組成的正規系統,

Soundbar雖然能省空間、環繞音效與音質卻與正規多聲道系統差距不小。

M&K的M系列都是壁掛喇叭、能節省空間不影響動線,

含主動式超低音喇叭V8在內總價約十萬元,

音質與音效卻足以讓眾多10至20萬元價位體型更大的多聲道喇叭汗顏,

以聲論價,以這套系統的超值程度理應獲得本刊的最佳推薦。

進口代理│愷銳 02-2726-1286


技術服務諮詢

M&K Sound台灣總代理 愷銳音響 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2號2樓 | 電話:02-2726-1286

台中展示中心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709號 | 電話:04-2258-1918

相關文章

[器評] 多聲道兩聲道均宜 Primare A35.8 八聲道後級

Primare的A35.8本身是一台8聲道後級,用家可拿來搭配多聲道使用,還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橋接成功率更大的擴大機,使用彈性相當高。

[知識] 超低音懶人包! Perlisten R系列、D系列到底差在哪?

Perlisten的超低音產品主要分為兩個系列:R系列以及D系列。本文將從單體材質、衝程、輸出、獲得過的成就和尺寸等五個方向來完整介紹兩系列的差異。而除了比較兩者差異,文中也會提及兩者的共通點,如果您對於Perlisten產品線還有些陌生,相信閱讀完這篇文章能讓您更加了解Perlisten的產品細節!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503金展房特點回顧,PERLISTEN- 「創極限,未來電影院」

如果你有玩多聲道系統,那麼503愷銳音響的展房可說是這次音響展的一大焦點,因為它不僅採用了獲得THX最高級別Dominus認證的Perlisten Audio喇叭組成多聲道系統,而且還首度結合了Trinnov Audio的環繞處理前級,展示台灣首度的Wave Forming技術。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354水展房特點回顧,Torus Power – 「夠電,才夠勁」

如果您喝的水,經過煮沸與消毒,那音響系統當然也需要Torus Power超過40年的專業技術把關,採用環形隔離變壓器多項專利,隔離噪訊的同時仍大力供應電流300安培以上,以水來比喻,是全然純化的蒸餾水,而非會消減水壓的過濾水。

[快報] Perlisten、Trinnov、Barco、madVR聯手打造CEDIA有史以來最豪華家庭劇院

CEDIA是「美國智能家居與視聽電子展」,是非常值得高階家庭劇院玩家關注的一個展覽,因為這個展會上常會匯集各種頂級定制安裝的系統及周邊產品,而今年的CEDIA展覽剛剛結束,有外媒報導指出,這次展覽上出現了CEDIA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家庭劇院系統,我們就來看看它是怎麼規劃的。

[案例] 上帝到我家!見證Perlisten Audio D12s,如何全面升級兩聲道、劇院音效品質

過去我們雜誌很多家訪案例,不是領著大家的好奇心一睹豪宅頂級劇院系統色香味兼具的風采,就是帶大家導覽專業視聽空間火力齊全的高規格影音效果,對追求極致美聲以及殿堂級劇院音效的朋友來說,這些都是構建頂級音響系統的最佳參考指標。但對更多玩音響的朋友而言,這些夢想中的音響空間、視聽環境是超乎現實的,畢竟現代人礙於居家空間的限制,普遍都會將系統規劃坪數不大的客廳裡,謹慎利用有限的空間規劃器材,若透過得宜的搭配以及精挑合適的音響品牌,豪宅中音響系統所呈現的色、香、味,在小客廳裡想要留色、留香,也留味,絕對也可以辦到。

[案例] 上帝到我家!用Perlisten Audio享受頂級天空聲道劇院效果

今年七月,我再次受伊諾特國際的熱情邀請,拜訪台中一個Perlisten Audio喇叭的用家,並在他家體驗全套Perlisten Audio喇叭建構的天空聲道家庭劇院系統。這套系統是由威德音響規劃、調校,系統除了用上Perlisten Audio多款劇院喇叭,還罕見地採用「.4」配置,四顆超低音喇叭中也有兩顆是Perlisten Audio製品,這種超頂級的搭配,也讓我身歷其境感受到「上帝之聲」帶來的劇院震撼。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308土展房特點回顧,PRIMARE – 「剛剛好,最好」

愷銳這次展出標榜金、木、水、火、土的「音響五行之旅」,五間展房中308土展房的主角 是他們今年剛代理來自瑞典的Primare CD15 CD唱盤兼串播放機,搭配Primare Pre35前 級和A35.2後級擴大機,喇叭則是被音響迷譽為「上帝之聲」的Perlisten落地喇叭做聲音示 範。

[器評] 瑞典PRIMARE Audio Grade:SC15 Prisma「數位串流前級擴大機」2022年最佳產品

As our recent reviews have attested, quality hifi is no longer just a metaphor for industrially sized separates and traditional passive speakers. Often our real world homes and listening preferences mean our systems need to blend into our surroundings, rather than compete with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