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S150II THX Ultra2 音樂性與音響性再進化,豎立超值的新標準 Part II

TripoleTechnology

M&K SOUND Tripole 技術環繞聲道 SS150產品照

專利技術增加包圍感

除了前方三聲道的 S150 II 之外,環繞聲道 SS150 也很特別。它使用了「TripoleTechnology 專利技術,除了原本的一顆高音與中低音單體之外,箱體兩側各有一顆 3.25 吋的單體。從尺寸上看來,這兩顆單體應該只發出中音與高音的部分頻段,並且由兩側發聲,負責營造包圍感SS150 也有區分左右,架設時候請特別注意。內行的玩家應該注意到一件事,環繞聲道是 SS150,而不是最新一代的 S150T THX Ultra2 。其實代理商也想送最新的 S150T 來公司,無奈賣到缺貨,只好先用 SS150 來當環繞聲道。

最後免不了要提一下 MX250M&K Sound 的超低音喇叭在劇院領域中一樣非常出名,甚至許多兩聲道玩家雖然不玩多聲道,照樣會買 M&K Sound 的超低音喇叭來補強家裡的極低頻表現,可見 M&K Sound 超低音喇叭在玩家心中的地位。採用兩顆 12 吋低音的 MX250 用來搭配 S150 II 剛剛好,如果視聽空間很大的話,建議搭配 MX350 更為合適。

 

音質與中頻的感染力提昇很多

以前大家對 S150 的印象是看影片時細節豐富、動態凌厲,包圍感一等一的好。但是聽音樂時的表現,就不像看影片的表現那麼突出,聲音很中性傳真,鑑聽喇叭的味道十分明顯。但是從 S150 II 開始這個情況改變了,除了原本的特質之外,還展現出更多的音樂性、更細膩的音質。以前 S150 的聲音頗像朱銘的石雕作品,具有活潑、豪放、野性的味道,在石雕表面刻意留下斧鑿的痕跡。

S150 II 的聲音卻有如義大利首都隨處可見的雕像一般,外型優雅、表情生動,而石雕的表面經過打磨,不管看起來、摸起來都顯得溫潤柔和,質感滑順細膩。除了音質進步以外,S150 II 的音樂性也提昇很多,播放「蔡琴:金片子 魂縈舊夢」中的「情人的眼淚」,她的歌聲聽起來如泣如訴、哀怨動人,感染力十足,以前的 S150 聲音比較嚴肅,而 S150 II 聲音比較感性,歌聲中的轉折也比較多,所以才說中頻的感染力提昇很多。

照這樣說起來,S150 II 轉性囉?是否不再適合聽大動態的音樂呢?

我放入「神鬼戰士」電影原聲帶,當音樂逐漸進入高潮時,我發現 S150 II 依然保有過去那種開闊的音場,而深度還比預期的更深。接下來管弦樂與電子音效齊鳴時,S150II 展現出氣吞牛斗的霸氣,聲音毫無壓縮感,且爆發力十足,更難得的是保有不會紊亂的層次感。

依然是動態凌厲的狠角色

經過「神鬼戰士」曲目的測試, 確定 S150 II 依然是動態凌厲的狠角色。既然 S150 II 維持狠角色的模樣,多聲道表現將會多麼厲害呢?趕緊放入「dts 藍光高清演示碟 2010BD,選播「玩命快遞3」的片段。其實在背景音樂中隱藏著許多極低頻,很多系統不是再生不出來,就是發出卡圈失真的聲音。不過,這麼嚴苛的音樂依然難不倒 S150 II MX250,背景音樂節奏強烈,低頻拳拳到肉,快要比格鬥的音效還要有衝擊力道了!

看起來光是這個片段還無法挖出 S150 II 的實力, 再放入「阿凡達」BD,播放傭兵部隊大舉出動,想要轟炸納美人聖地的片段。雙方先是在空中展開激戰,飛彈與機槍的音效在各個聲道之間穿梭,包圍感十分地強烈,而這些音效與背景音樂之間的分離度非常高,高到簡直像有兩套喇叭在發出聲音一樣。

跟這些效果比起來,更令我動容的是背景音樂呈現的感染力很少有多聲道喇叭可以同時兼顧音效與背景音樂,通常音效表現極佳的喇叭,背景音樂聽起來就少一點感動人心的表現,沒想到 S150 II 的竟然可以把合唱團歌聲中深沈的悲哀,那麼清楚地傳遞出來。有了這項特點,看影片時就更容易融入劇情當中,而市場上只有少數高價的多聲道喇叭才能給予這種享受。

兼具音樂性與音響性的多聲道喇叭

很多寫 M&K Sound 多聲道喇叭評論的人,結論是作者自己掏腰包買下一整套,其實聽完這套 S150 II 之後,我也很想下相同的結論,無奈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阻礙,購買計畫真正付諸行動的時間點是未來,而不是現在。不過,這樣的結果並無損於我對於 S150 II 的高度評價。

S150 II 經過許多細部改良之後,保留住原有聲音的諸多長處,在音質、音樂性方面則有長足的進步,成為一套兼具音樂性與音響性的多聲道喇叭。更難得的是,S150 II 忠實反應前端器材表現的特性,依然是十分的明顯,所以 THX 繼續選擇它們作為鑑聽喇叭,而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錄音室、專業機構採用 M&K Sound 的產品當作鑑聽喇叭。

對於家中環境允許,馬上就能買全套 S150 II 的朋友,我是非常羨慕並給予祝福的,恭喜他們買到一組極為超值的多聲道喇叭,同時勉勵自己加速進行 S150 II 的購買計畫。

M&K SOUND S150II中低音單體技術介紹

M&K SOUND S150II 測試表現

技術服務諮詢

M&K Sound台灣總代理 愷銳音響 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2號2樓 | 電話:02-2726-1286

台中展示中心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709號 | 電話:04-2258-1918

相關文章

[器評] 多聲道兩聲道均宜 Primare A35.8 八聲道後級

Primare的A35.8本身是一台8聲道後級,用家可拿來搭配多聲道使用,還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橋接成功率更大的擴大機,使用彈性相當高。

[知識] 超低音懶人包! Perlisten R系列、D系列到底差在哪?

Perlisten的超低音產品主要分為兩個系列:R系列以及D系列。本文將從單體材質、衝程、輸出、獲得過的成就和尺寸等五個方向來完整介紹兩系列的差異。而除了比較兩者差異,文中也會提及兩者的共通點,如果您對於Perlisten產品線還有些陌生,相信閱讀完這篇文章能讓您更加了解Perlisten的產品細節!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503金展房特點回顧,PERLISTEN- 「創極限,未來電影院」

如果你有玩多聲道系統,那麼503愷銳音響的展房可說是這次音響展的一大焦點,因為它不僅採用了獲得THX最高級別Dominus認證的Perlisten Audio喇叭組成多聲道系統,而且還首度結合了Trinnov Audio的環繞處理前級,展示台灣首度的Wave Forming技術。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354水展房特點回顧,Torus Power – 「夠電,才夠勁」

如果您喝的水,經過煮沸與消毒,那音響系統當然也需要Torus Power超過40年的專業技術把關,採用環形隔離變壓器多項專利,隔離噪訊的同時仍大力供應電流300安培以上,以水來比喻,是全然純化的蒸餾水,而非會消減水壓的過濾水。

[快報] Perlisten、Trinnov、Barco、madVR聯手打造CEDIA有史以來最豪華家庭劇院

CEDIA是「美國智能家居與視聽電子展」,是非常值得高階家庭劇院玩家關注的一個展覽,因為這個展會上常會匯集各種頂級定制安裝的系統及周邊產品,而今年的CEDIA展覽剛剛結束,有外媒報導指出,這次展覽上出現了CEDIA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家庭劇院系統,我們就來看看它是怎麼規劃的。

[案例] 上帝到我家!見證Perlisten Audio D12s,如何全面升級兩聲道、劇院音效品質

過去我們雜誌很多家訪案例,不是領著大家的好奇心一睹豪宅頂級劇院系統色香味兼具的風采,就是帶大家導覽專業視聽空間火力齊全的高規格影音效果,對追求極致美聲以及殿堂級劇院音效的朋友來說,這些都是構建頂級音響系統的最佳參考指標。但對更多玩音響的朋友而言,這些夢想中的音響空間、視聽環境是超乎現實的,畢竟現代人礙於居家空間的限制,普遍都會將系統規劃坪數不大的客廳裡,謹慎利用有限的空間規劃器材,若透過得宜的搭配以及精挑合適的音響品牌,豪宅中音響系統所呈現的色、香、味,在小客廳裡想要留色、留香,也留味,絕對也可以辦到。

[案例] 上帝到我家!用Perlisten Audio享受頂級天空聲道劇院效果

今年七月,我再次受伊諾特國際的熱情邀請,拜訪台中一個Perlisten Audio喇叭的用家,並在他家體驗全套Perlisten Audio喇叭建構的天空聲道家庭劇院系統。這套系統是由威德音響規劃、調校,系統除了用上Perlisten Audio多款劇院喇叭,還罕見地採用「.4」配置,四顆超低音喇叭中也有兩顆是Perlisten Audio製品,這種超頂級的搭配,也讓我身歷其境感受到「上帝之聲」帶來的劇院震撼。

[音展] 2024 台北圓山TAA音響展 – 308土展房特點回顧,PRIMARE – 「剛剛好,最好」

愷銳這次展出標榜金、木、水、火、土的「音響五行之旅」,五間展房中308土展房的主角 是他們今年剛代理來自瑞典的Primare CD15 CD唱盤兼串播放機,搭配Primare Pre35前 級和A35.2後級擴大機,喇叭則是被音響迷譽為「上帝之聲」的Perlisten落地喇叭做聲音示 範。

[器評] 瑞典PRIMARE Audio Grade:SC15 Prisma「數位串流前級擴大機」2022年最佳產品

As our recent reviews have attested, quality hifi is no longer just a metaphor for industrially sized separates and traditional passive speakers. Often our real world homes and listening preferences mean our systems need to blend into our surroundings, rather than compete with them.